2010
中壢靈糧堂於競圖時即給定了設計主題:「神的寶座」。歷經數次修改以後,以「神」的擁抱和「寶座」的多層次豐富性與為發想,產生最後的設計結果!
各樓層用途:
B1:防空避難室兼法定停車空間
1F:門廳、靈糧小站、副堂(青年崇拜)
1MF:新家人區
2F:大堂、導播室
3F:大堂樓座、母嬰室、貓道
4F:兒童會堂、兒童主日學、協談室。
5F:辦公室、交誼廳、圖書館、會議室、機房、空中花園。
6F:成人主日學教室、禱告室、空中花園。
事務所 : 張中卓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 : 王世昌、高志揚、林鴻志、張中卓
參加人員 : 李錦芳、余詩凱、陳麗涼、陳建良、廖姝妮、鄭若梅、王文君
顧問 : 結構 / 永安結構技師事務所
機電 / 世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聲學 / 佳業工程有限公司
室內設計 / 張中卓建築師事務所、李林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營造廠 : 台灣動源營造有限公司
攝影 : 中壢靈糧堂、張中卓建築師事務所
本案投稿刊登於建築師雜誌2014/03(NO.471)刊
定案的外觀透視
神的寶座!帶有中國風味的多層次寶座,成為外觀發想的來源。
定案的外觀透視
神的擁抱!以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擁抱,創造出三個層次的量體。
由莒光公園廣場,可見高舉的十字架,與如同高塔的樓梯間
由尖拱轉化而來的金屬格柵遮陽
本所用心規劃外牆每一片面磚!
形成由下到上的整體漸層色。
由下往上仰望時,會有與天相連的感覺!
正堂入口門廳。採用挑高與大片玻璃帷幕設計。
向外面公園借景,也延伸室內空間!
外觀全景
大堂全景。即使在夾層最後一排,仍舊有很好的視野。
讓所有的弟兄姊妹都能夠同心參與敬拜。
上方十字架,由舊堂遷移而來,重新上色,表示傳承。
白色背牆的曲線表示復興的浪潮。
全白色的背景,可以方便以燈光任意變換顏色。
上方天花板中亦有滿鋪貓道與舞台燈具。
螢幕下方隱藏門打開即為浸池(洗禮池)。
講台下方的多功能設計亦非常巧妙!
天花板與樓座前方的吸音板,控制大堂的殘響時間。
天花板高低差巧妙地節省樓座的冷氣高度,並且露出貓道側面及舞台燈具。
上方的雲彩穹窿位於全堂的正中心。
在敬拜仰臉時,可以成為注視的焦點。
站在講台上,樓座前的 A 與 Ω,提醒講道者,
主耶穌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
應該以傳揚主名為講道的中心。
一樓的青年崇拜堂巧妙利用階梯式坐位與戶外停車空間空間需求的互補關係同一投影線雙用的設計。
五樓的交誼廳
除了引進外面的公園景觀以外,
更將部分的屋頂面積下移,
形成戶外露台空中花園,與室內大面積落地窗互動。
這裡成為弟兄姊妹團契的好地方!
同工間的交通氣氛頓時融洽起來!
這也是事工結合空間的好例子!
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
實木與玻璃馬賽克的巧妙搭配,
形成高級卻不奢華的入口意象。
一樓入口大廳
寬敞、明亮的挑高設計
弧形的空間巧妙地聯結各個方向的動線:
樓梯、電梯、主入口、青崇(副堂)入口、櫃台、洗手間
所見夾層是新家人區
新家人區位於一樓夾層,二面觀景
且在聚會結束後必經之處,
方便留下新家人(福音朋友)留下喝咖啡,
備有流理臺與咖啡機。
與入口門廳直通,且視線穿透,讓新家人有安全感。
又是一個空間結合事工的好例子。
中壢靈糧堂建堂過程及異象影片: